
权力斗争:三中全会幕后(陈破空)
主页 | 评论 | 陈破空特约评论 权力斗争:三中全会幕后(陈破空) 2013-11-26 Tweet 打印 分享 评论 电邮 图片:江泽民退休后,有一段时间长在浙江逗留,而习近平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
(志愿者提供) 志愿者提供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,被定义为“改革开放”的起点,自那以后,逢“三中全会”,主政者几乎都要谈“改革”或“深化改革”,如果不谈,主政者就摊不上“改革派”的名,甚或忧惧自身难保,因为,邓小平早有警告:“谁不改革谁下台
” 然而,历届三中全会,也充满权力斗争
谈改革,是明线;权力斗争,是暗线
作为始作俑者,十一届三中全会,就上演了邓小平从华国锋手中抢夺权力的大戏
邓结党,对华发动突然袭击,临时改变会议议程,首先从华那里夺走改革的话语权(华实际上已经开启改革开放进程,只是尚未形成明确的话语表述),然后以改革为名,夺走华的政治实权,当时仅有副主席名号的邓,竟从此大权独揽
35年后,今年11月,中共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,意图效法邓小平的习近平,同样上演了以改革为名的权力斗争大戏
这集中体现于两个超级机构的建立:国家安全委员会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
而显然,习近平将直接掌控这两个机构
据称,国家安全委员会,将统筹军队、政法、公安、情报、外交等部门;然而,在现有的政治局常委会中,七人各管一摊,已经廊尽上述部门、职能、功能,并由习近平总负责,为何另起炉灶
习近平名下还有书记处,为何弃之不用
习近平本身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,为何犹嫌不足
推理只能是,习近平要逾越中央委员会、书记处、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,凌驾于所有这些部门之上;习近平大权独揽,搞的是个人集权,而非中央集权
联想到文革时期,毛泽东以“中央文革小组”,架空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
习的套路,莫过于此
问题是,习近平如何可以做到这一点
大权独揽,应源于个人威信、权威
纵观中共党内,毛泽东作为开国之君,自有威信、权威;周恩来久经风雨而不倒,自有威信、权威;邓小平创下三落三起的政治传奇,自有威信、权威
而习近平何德何能
何来威信、权威
逻辑只能是,在习近平大权独揽的表象下,深藏着权力斗争的幕后故事
习近平接班,由江泽民和曾庆红推举;十八大政治局常委七人中,除习之外,另有四名江系铁杆(张德江、刘云山、俞正声、张高丽),形成压倒性多数;而习近平,又成为太子党名义上的共主;江系与太子党合流,形成主流派,习近平从中取便
其前任胡锦涛,并非不想大权独揽,但他做不到,因为有江泽民从中作梗;说到计划生育、劳教等题,在胡任内,几乎年年提起,却议而不决,除了胡本人优柔寡断的性格使然,更关键的,是江系人马从旁牵制,让他做不成事
作为邓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,胡虽如期接班,却彷如邓留下的孤儿,在江的强势干政下,受尽江的摆布,形同稻草人
习近平境况迥异,不仅自有大权独揽的强烈主观欲望(访问俄罗斯期间,曾自比普京,想做政治强人),而且,还拥有实现大权独揽的客观条件:本身受江推举,江不构成障碍;胡裸退,也不构成障碍;兼有江系与太子党左右抬轿,能如意集权
成立“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”,等于取代“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”,后者隶属国务院,此举,分明是要让身为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靠边站
事实上,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(改革文件),其起草小组组长是习近平,两名副组长是刘云山和张高丽,都是江系人马,已经将原本主管经济和改革的李克强排除在外
而历史上,这类经济与改革文件,通常由国务院总理负责起草
作为胡锦涛的亲信,李克强是十八大唯一进入政治局常委的团派人物,如今,就连这个硕果仅存的胡系弟子,也遭到空前压制
九月,由李克强首倡的上海自贸区,在开放功能遭不断压缩的低调下勉强挂牌,预示李权限的压缩;如今,李主管经济与改革的大权也被抢夺,显示李在中南海处境艰难
李克强的挫败,就是团派的挫败
这是团派遭遇的三连败
十七大上,由江系推出习近平,越过李克强,成为最高权力接班人,是团派的一大败;十八大上,胡锦涛裸退,团派的李源潮、汪洋遭政治老人阻断入常路,而江系人马攻下政治局常委多数席位,是团派的二大败;十八届三中全会,李克强遭全面削权,是团派的三大败
如果说,胡锦涛是邓小平留下的孤儿,李克强就是胡锦涛留下的孤儿,双双受尽欺负
中国宫廷政治法则,就是这般残酷:以人论事,而非意事论事
如果你不是我的人,我就对你另眼相看,当你是后娘养的;你想建功立业
我给你使绊子,让你干不顺、干不成;你想改革
我不给你机会
改革派这顶光环,岂能让你戴
要戴,也得让我自己人来戴
以“改革”为名、并争得“改革派”光环的习近平,大权独揽之后,究竟意欲何为
举两个人物,供其参考:崇祯皇帝与蒋经国
历史上,这两个人,都是政治强人,大权独揽
崇祯皇帝,意欲整顿吏治、遏制腐败、强化中央集权,但其目的,仅仅是王朝中兴,虽殚精竭虑、励精图治,明王朝偏偏败亡在他手上,盖因不识时务,独缺审时度势;蒋经国,继承父亲专制衣钵,也曾厉行独裁,但晚年良心发现,要让给台湾一个选择、让给台湾人民一个空间,抛却杀机,放下屠刀,顺应潮流时事,转行民主改革,因是政治强人,其一念之差,一言九鼎,得以让台湾和平步上民主转型之路
(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) 相关报道 国人“受辱”视频曝光 瑞典华人道真相 台海谍云密布 渗透反渗透激烈交锋 吴小平文章起波澜 当局葫芦里卖什么药(胡平) 两种价值观与两种制度的冲突 ——简评《人民日报》重要文章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(胡平) 读党报上党网看红戏 各地试行文革洗脑 怎样的心态才会大撒币(魏京生) 中共治下的“群团组织”都是些什么东西
(高新) 美中贸易战大陆爱国情怀哪去了(刘青) 工人权利和社会稳定(魏京生) 《疯狂的亚洲富人》拷问中国审查制度 评论 (0) 添加评论 打印 分享 电邮
2018-10-08 03:16:04
作者:荣锶姗